武昌湖之冬
武昌湖的冬季,神秘而内敛。漂浮在水面上疯长的水草,经受不住寒风的抽打,已蜕去绿色的外衣,沮丧地缩进岸边的浅滩一隅。新修的G347国道线上,南来北往的车辆,在驶近湖区的路段时,因飘动的雾团笼罩,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减速通行。
武昌湖的冬季,包容且宽厚。丰饶的水草,喂肥了大鱼小虾,养大了螺蛳河蚌。每当层林尽染,芦花飘飞之时,一群又一群的大雁,排着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雁阵,在“嗷、嗷、嗷”的接力声中,从人们的头顶飞过,在湖区的上空盘旋滑翔,徐徐降落在浅滩或渐渐枯萎的水草丛中。
此刻的武昌湖,犹如慈祥的母亲敞开了她那温暖的怀抱,接纳裹风挟雨,远道而来的“精灵”,还为它们精心装扮了可供越冬的家和小憩的驿站,或是备足了整个冬季所需的粮食,让它们安然地休养生息。已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的东方白鹳,还有天鹅、白鹤、鸬鹚、鸳鸯、绿头鸭等,知名或不知名的珍禽,如约而至,一群群、一对对,或昂首嘶鸣,相望对啄;或窃窃私语,对舞欢歌;或并肩而行,形影不离,为冬日寂静的武昌湖,带来了勃勃生机,也吸引着观鸟迷们静静地蹲守湖滩。
散落在湖区的鸟儿,最多时有好几万只。进入湖区作业的渔民,不经意间,惊飞起啄食的雁群,它们盘旋在湖区上空,久久不散,蔚为壮观。
武昌湖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勤劳的父老乡亲,整个湖区呈东西方向延伸,由原来的青草湖、白土湖、焦赛湖等众多姊妹湖汇集而成。后来,人们多次筑坝分割,湖面一减再减,缩至现今的百余平方公里。湖区中段最窄处,早先由一叶轻舟,摆渡南来北往的居民和商客,后又修筑了控水坝,用作调节湖水高差,灌溉上游的庄稼。
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,在原来筑坝的地方,架起了跨湖大桥,连通了小城与外面的世界,也将东高西低的武昌湖,一分为二,下湖湖底平坦,枯水时节,湖滩水草丰茂,早起的牧童,睡眼惺忪地赶着牛羊、鸭鹅进到湖区。傍晚时分,自认家门的家畜家禽,摇摇摆摆,满心欢喜地回归圈里;上湖则水深波浪阔,水质优良,又有多条河流汇入湖区,补充养分,自然是鱼儿繁衍生息的绝佳之地。春天的鱼苗,长到冬季,少说也有几斤重。
武昌湖的冬天,是收获的季节。身披晨雾下湖的渔民,在撒网与收网之间,迎来了日出,送走了黄昏,收获肥美的鱼虾。世世代代在湖岸生活的居民,尽情地分享着武昌湖的馈赠,也曾经让武昌湖伤痕累累。围湖造田,导致湖面锐减;湖水退去,丢弃在湖底的渔网,并不鲜见。
好在人们知错就改。可喜的是,武昌湖已没了往年放干湖水捕捞的迹象,武昌湖的生物多样性正得到修复。昔日“靠水吃水”的沿岸居民,主动洗脚上岸,清除拦网、迷魂阵、地笼阵等鱼儿的“天敌”,与偷盗围捕的行为决裂,自觉地加入到护湖护鸟护鱼的行动中来。
我的一位马姓战友,在湖区派出所所长的岗位上工作了10余年,3000多个日日夜夜,他与他的战友、岸上的居民一道,一同护卫着武昌湖的每一寸肌肤,保护着湖区“精灵”免受伤害。
熬过了漫长的冬季,养足精神的鸟儿,又将暂别母亲武昌湖,成群结队,向着遥远的北方迁徙。
来年冬季,识途的“精灵”还会携带家眷,如同远嫁的女儿,不知疲倦地奔向母亲为它们精心营造的温馨家园。
枣庄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“稿件来源:枣庄日报、枣庄晚报、本站原创”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,版权均属于枣庄日报社和枣庄新闻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枣庄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“稿件来源:枣庄日报、枣庄晚报、本站原创”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来电或来函与枣庄新闻网联系。
※ 联系电话:(0632)8166090
本月起 枣庄失业金发放标准上调至1030元 凤凰山东站 2017-11-07 11:57:00
电三轮“包围”枣庄BRT车站 生拉硬拽图的啥? 凤凰山东站 2017-11-07 11:39:00
枣庄山亭前十个月社会用电量达6.87亿千瓦时 创历史新高 齐鲁网 2017-11-07 11:38:11
“跑游山东 畅享枣庄”2017枣庄国际马拉松赛筹备会议召开 齐鲁网 2017-11-07 11:37:11